💥ai 小说家 ai!AI 助力小说创作,开启文学新潮流。

AI知识 2024-09-28
🎭AI 小说家:创作新势力
一、AI 小说家的诞生与发展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AI 逐渐在小说创作领域崭露头角。
  1. 《共生纪》实验 :2020 年,创新工场和传茂文化共同开启了名为《共生纪》的实验,11 位科幻作家包括知名科幻作家、传茂文化创始人陈楸帆借助 “AI 科幻世界” 工具进行科幻文学作品创作。该工具源自创新工场 DeeCamp 人工智能夏令营,由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乔治梅森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学生组成的队伍研发,创新工场大湾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宋彦博士团队提供了核心语言模型和工程指导。其核心模型是在 1000 多块显卡上训练的中文生成模型,用了 300GB 的中文语料,规模与 GPT-2 Large 相当。
  2. 陈楸帆的 AI 创作 :2023 年 7 月,有文章提到中国科幻作家陈楸帆在 2017 年就已经用 AI 写小说,其与 AI 共同创作的小说《出神状态》曾在人工智能文学榜评选活动中以微弱优势胜出,击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的作品《等待摩西》。
  3. AI 生成的获奖作品 :2024 年,第五届江苏省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发布获奖作品中,获得二等奖的《机忆之地》是一部完全由 AI 生成的短篇小说,作者是清华大学数据新闻教授沈阳,创作中他和 AI 来来回回对话了六十多轮,连笔名都是 AI 起的。GenWorld 联合 Hugging Face、真格基金,办了两届 “中文 AI 微小说大赛”,规定要用 AI 创作且不允许人为对文本直接进行润色和加工。
  4. 陈楸帆的 “共创写作” :2024 年出生于 1980 年代的科幻作家陈楸帆,早在 ChatGPT 时代之前,就深度参与了多年的 AI “共创写作” 实践,对生成型人工智能拥有独到的前沿视角和深刻洞察力。他曾使用人工智能辅助创作了包括《人生算法》《恐惧机器》《出神状态》《火星奥德赛》等科幻作品,并标明哪部分是人创作,哪部分是机器创作,给作品署名说明是由哪个模型创造以及模型背后的团队,保留了对其背后知识产权的尊重。

二、AI 小说家的优势
  1. 提高创作效率 :AI 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的文字内容,不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对于出版社和写作团队来说,这意味着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快速推出新作品。例如,国内多款写作软件,诸如 “搭画快写”,只需用户简单输入主题、风格等需求,便能自动生成一篇逻辑严密、风格独特的文章。AI 写作的优势在于其无与伦比的高效性和批量处理能力,甚至能达到 “一分钟一本小说” 的惊人速度。这种高效性为网络文学平台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潜力,尤其对于那些依赖免费模式、靠 “流量 + 广告” 盈利的平台而言,AI 辅助写作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能够显著提升内容产出和用户粘性。
  2. 消除创作障碍 :许多作者常常面临创作困难,思路不清晰或者遭遇写作瓶颈,而 AI 可以通过自动生成句子和段落,帮助作者打破僵局,激发灵感,降低创作压力。例如,在选手参加 “中文 AI 微小说大赛” 的过程中,很多程序员出身的选手会使用各种方法,如利用代码、excel 等工具,来控制 AI 的表现,稳定输出品质。这表明 AI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创作者克服创作障碍,实现更好的创作效果。
  3. 带来新的创作力量 :AI 写作的兴起为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力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AI 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模仿人类的写作风格,生成高质量的小说或散文作品。AI 写作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多样,不仅局限于小说或散文,还可以涉及新闻报道、科技文章等领域,为人们带来更多全新的阅读体验。同时,AI 写作也将朝着个性化定制方向发展。根据读者的喜好和需求,AI 可以生成符合特定风格和主题的作品,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三、AI 小说家的局限
  1. 语言灵活运用不足 :写小说或散文需要对语言具备灵活运用的能力,以表达情感、塑造人物以及创造丰富的想象空间。然而,AI 生成的文本通常缺乏情感和创造力,无法真实地感受情绪并将其融入到作品中。因此,AI 往往更适合于任务驱动型的写作,如新闻报道和科学论文等。
  2. 缺乏独特创作风格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这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然而,AI 生成的文本往往缺乏个性,无法表现出独特的创作风格。虽然可以通过训练 AI 模型来模仿某些作家的风格,但这种模仿永远无法达到真实作家的水平。
  3. 情感和情节理解困难 :故事情节和角色情感是写小说或散文的核心要素。然而,AI 在理解情感和情节方面存在困难。AI 模型通常基于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但它们缺乏真正的情感理解能力。因此,AI 生成的故事往往缺乏情感共鸣,读者很难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
  4. 创意和灵感来源有限 :创作过程中的灵感和创意源于作者的阅历、经验和情感体验。AI 无法具备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因此其创作往往显得机械和缺乏灵感。虽然可以通过为 AI 提供大量的文本数据来增加其生成文本的多样性,但这仍然无法弥补 AI 缺乏真实灵感的局限性。
  5. 无法实现现实性超越 :人工智能写作无法实现现实性超越。人类写作并不仅仅是对现实世界的客观描摹,更是借助想象实现对现实的超越。现实束缚引发的焦虑可以在写作的情感宣泄中得以纾解,现实局限催生的忧郁可以在写作的恣意想象中得以涤荡。而人工智能写作则彻底切断了人类写作的超越性可能,将写作完全限制在算法支配下的符号编码范围内。被阉割掉超越性的写作沦为单纯的事件记录,根本无法满足人类不可压制的超越性渴望与无限性追求,更不会产生震撼心灵的永恒经典作品。
  6. 其他问题 :AI 写小说还面临上下文不连贯、没有灵魂、内容老套等问题。例如,AI 就像个健忘的小孩子,写着写着就忘了前面说了什么,导致故事前后矛盾,逻辑混乱;AI 写出来的东西,就像白开水一样,没有感情,没有温度,让人读了毫无感觉;AI 学习的都是过去的文学作品,写出来的东西总是千篇一律,缺乏新意。

四、AI 小说家的创作过程
AI 小说家的创作过程通常需要人类作者与 AI 进行协作。
  1. 确定故事类型和基本要素 :明确小说的类型、主题和基本要素,如设置、角色、目标和冲突等。这些信息将成为 AI 生成创意的基础。例如,在参加 “中文 AI 微小说大赛” 时,选手们会先确定一个有创意的故事大纲。可以从一些选题集中获取灵感,如山海经等,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元素,然后确定故事的背景、角色的设置和主要的情节大纲。
  2. 提供输入提示 :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向 AI 提供输入提示,指导 AI 生成创作的方向。例如,可以给出这样的提示:“请帮我构思一个扣人心弦的开头场景,展现主角的冲突和欲望。” 或者设定角色:“你是一名有着二十年从业经验的科幻小说家,擅长人物塑造、细节描写、环境描写、情节构思,你的风格是爱伦坡式的。” 通过这些输入提示,AI 可以生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塑造。
  3. 生成情节和角色发展 :使用 AI 模型生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塑造。可以向 AI 提供关键转折点、角色关系、发展阶段等输入提示,以获得创意和灵感。例如,在创作过程中,可以让 AI 生成不同的人物关系图谱、物品生成、段落写作等,为故事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4. 生成对话和描写 :通过向 AI 提供输入提示,帮助 AI 生成生动的对话和描写。可以提供情感、氛围、场景等方面的指导,使对话和描写更贴合故事情节和角色个性。例如,可以要求 AI 生成一段紧张的对话场景,或者描写一个神秘的环境。
  5. 结合人工创作和修改 :AI 生成的内容需要经过人工创作和修改,以确保其连贯性、准确性和艺术性。小说作者需要结合自己的创作理念和风格,对 AI 生成的内容进行进一步发展和优化。例如,作者可以对 AI 生成的内容进行润色、增添细节、调整情节等,使作品更加完美。

五、AI 小说家的作品署名问题
AI 小说家的作品署名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一般来说,AI 本身不能享有著作权,其并非法律主体。而 AI 具有独创性的生成物,其著作权应属于该程序的开发者。具体的著作权归谁,得分情况而定。
  1. 腾讯新闻的署名方式 :腾讯新闻利用其开发的写稿机器人 “” 发布 Dreamwriter 新闻稿时,往往会在显著位置标明 “由腾讯机器人 Dreamwriter 自动撰写”。此署名方式清楚表明了 Dreamwriter 由腾讯公司主持,文章代表其意志创作,并由其承担责任。
  2. 百度的声明 :百度提供了 AI 开放的技术手段,其明确 “成为结果由用户自行把控,平台不对用户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无特殊约定,AI 技术的开发者享有 AI 创作物的版权,也就是版权归属于总体的知识产权所有者。
  3. 知识产权与物权或控制权分离的情况 :在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与物权或控制权发生分离时,AI 创作物版权则归控制者所有。例如,个人用户基于合法途径获得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作的作品,其版权归属在没有合法协议约定的情况下,该版权即应归用户所有。
  4. “孤儿作品” 制度 :对于暂时无法确定 AI 创作物的作者,可以参照 “孤儿作品” 制度,由国家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指定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批准使用 AI 智力成果,但该机构不享有著作权,待 AI 智力成果法律制度完善后,再确定署名权人。
  5. 当事人约定优先 :在当事人之间有约定的情况下,应尊重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优先适用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从当前国内的实践来看,各平台的用户协议等规定中都会对基于 AI 使用者输入内容所自动生成的输出结果的知识产权归属进行约定。其中,约定知识产权归属平台所有的情况较为少见,更为常见的是约定 AIGC 相关的知识产权归属 AI 使用者所有,但 AI 使用者需要许可平台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免费的、永久的、可分许可的使用权利,包括用于对 AIGC 进行复制、修改、进一步利用等。

六、AI 小说家的发展前景
AI 小说家的发展前景充满了希望和挑战。
  1. 技术突破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AI 写作将迎来更多的技术突破。未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将更加智能和灵活,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情感、文化背景和创作风格。同时,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和算法优化也将使 AI 写作在表达方式和创新性上有所突破。
  2. 创意与情感表达提升 :随着 AI 写作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创意与情感表达。通过对大量文学作品的学习和分析,AI 将有能力生成更具有个性化和情感化的作品,甚至能够模拟不同风格的作者,实现更高层次的文学创作。
  3. 应用拓展 :AI 写作在文学创作领域的应用拓展也将更加广泛。除了小说和散文创作,AI 还将在诗歌、戏剧等文学形式中崭露头角,甚至涉足影视剧本创作领域。AI 写作技术将成为作家、编剧的重要辅助工具,为人们创作更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提供支持。
  4. 平衡技术与文学价值 :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关注技术应用与文学价值的平衡。尽管 AI 能够生成大量文学作品,但如何保持作品的价值和质量仍然是一个重要议题。未来,需要加强对 AI 写作作品的伦理审查和文学评价,以确保 AI 写作真正成为文学创作的有益补充,而非简单的替代。
  5. 人机合作推动文学创新 :人机合作将成为文学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AI 写作作为人类创作过程中的合作伙伴,将为作家提供更多灵感和创作可能,同时也能够帮助作家完成繁琐的创作工作,释放更多的创作精力。人机合作模式下,创作的可能性将更加丰富,文学作品也会呈现出更多元化的面貌。

七、总结
AI 小说家作为文学创作领域的新兴力量,具有提高创作效率、消除创作障碍、丰富创作内容等优势,但也存在语言缺乏灵活性、缺乏独特创作风格、难以理解情感和情节、缺乏创意和灵感等局限性。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人类作者与 AI 进行协作,确定故事类型和基本要素、提供输入提示、生成情节和角色发展、生成对话和描写,并结合人工创作和修改。在作品署名问题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著作权归属。未来,AI 小说家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和挑战,需要在技术突破、创意与情感表达提升、应用拓展以及文学价值与技术应用平衡等方面不断努力。
©️版权声明:若无特殊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版权均归AI工具集原创和所有,未经许可,任何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不得转载、抄袭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站内容,或在非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建立镜像。否则,我站将依法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相关文章